注冊會計師林紅已完成對華聯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財務報表的就地審計工作,現正草擬審計報告。假定2005年度的審計工作也由其完成。2006年度的審計工作已完成各項規(guī)定審計程序,在復核審計工作底稿時,除發(fā)現有以下幾項情況需要在編制審計報告時加以考慮外,其他方面均符合出具無保留意見報告的要求。
(1)華聯公司不愿編制2004--2006年的比較財務報表。
(2)華聯公司不愿公開現金流量表。
(3)2006年華聯公司變更了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并已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作了說明,但未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
(4)華聯公司2006年末產成品期末余額多計10 000元,影響了當年的利潤,注冊會計師提請該公司調整,但未予接受。
(5)華聯公司從2006年7月份起對產成品發(fā)出計價方法由先進先出法改為加權平均法,使當年主營業(yè)務成本上升1.5萬元,這一變化未在財務報表中說明,確定應納稅所得額時也未作調整。
(6)一些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無法實施函證程序,但已運用其他審計程序進行了驗證。
(7)華聯公司2006年6月30日曾向某銀行取得1 000萬元長期貸款,用于購建固定資產。貸款合同限定,須到2008年12月31日后,獲取的利潤方可支付現金股利。對此,華聯公司不愿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以下列示注冊會計師楊敏在審計中遇到的四種情況
(1)A公司擁有自購置之日起就大幅度增值的房屋一幢。資產負債表中將該房屋以現行評估價列示,并充分披露,該公司深信資產負債表所列房屋評估價較為合理。
(2)B公司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其遵照政府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編制財務報表,但某些項目和《企業(yè)會計準則》嚴重背離。這些項目所涉及的金額不大,且已在財務報表的附注中作了充分揭示。
(3)C公司對各子公司都有股票投資。已查明,各項投資均以原始成本入賬,但難以審核各子公司,以查明資產負債表中長期投資數額的真實性。
(4)D公司正作為某訴訟案件的被告,一旦敗訴,公司將要作出賠償,公司已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作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