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和同之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反映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觀點。

A.天人合一
B.剛健有為
C.和而不同
D.以人為本

3.單項選擇題第一個對和諧理論進行探討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史伯
C.老子

4.單項選擇題“天經(jīng)地義”最早出自()

A.《左傳》
B.《尚書》
C.《孟子》
D.《易經(jīng)》

5.問答題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薄疤熘?,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道德經(jīng)》)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保ā睹献印けM上》)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兇--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保ㄜ髯印短煺摗罚?br/>(2)“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者其尊皆天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順命》)
“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br/>“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欲夾雜者?!保ㄖ祆洹吨熳诱Z類》)
(3)“在天有陰陽,在人有仁義;在天有五辰,在人有五官。形異質(zhì)離,不可強而合焉。所謂肖子者,安能父步亦步,父趨亦趨哉?”(王夫之《尚書引義》))

結(jié)合上述材料分析,“天道”與“人道”各是什么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