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美國機械公司是一家以機械制造為主的企業(yè),該企業(yè)長期以來一直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宗旨。為了保證供貨,該公司在美國本土建立了500多個倉庫。但是倉庫管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每年大約有2000萬美元。所以該公司聘請一調查公司做了一項細致調查報告,結果為:以目前情況,如果減少202個倉庫,則會使總倉庫管理成本下降200萬~300萬美元,但是由于可能會造成供貨緊張,銷售收入會下降18%。如果不這樣做,你又如何決策?

答案: 首先,通過調查,依據目標市場細分的原理將全國市場細分為10~15個左右的大型區(qū)域,目的是在每個大型區(qū)域建立區(qū)域配送中心;...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安科公司是一家專門經營進口醫(yī)療用品的公司,2001年該公司經營的產品有26個品種,共有69個客戶購買其產品,年營業(yè)額為5800萬元人民幣。對于安科公司這樣的貿易公司而言,因為進口產品交貨期較長,庫存占用資金大,因此,庫存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安科公司按銷售額韻大小,將其經營的26個產品排序,劃分為AB(:三類。排序在前3位的產品占到總銷售額的97%,因此把它們歸為A類產品;第4~7種產品每種產品的銷售額在O.1%~O.5%之間,把它們歸為B類,其余的19種產品(共占銷售額的1%),將其歸為C類。對于A類的3種產品,安科公司實行了連續(xù)性檢查策略,每天檢查庫存情況,隨時掌握準確的庫存信息,進行嚴格的控制,在滿足客戶需要的前提下維持盡可能低的經常量和安全庫存量,通過與國外供應商的協(xié)商,并且對運輸時間做了認真的分析,算出了該類產品的訂貨前置期為2個月(也就是從下訂單到貨物從安科公司的倉庫發(fā)運出去,需要2個月的時間)。即如果預測在6月份銷售的產品,應該在4月1日下訂單給供貨商,才能保證在6月1日可以出庫。其訂單的流程見下表。

由于該公司的產品每個月的銷售量不穩(wěn)定,因此,每次訂貨的數(shù)量就不同,要按照實際的預測數(shù)量進行訂貨。為了預防預測的不準確和工廠交貨的不準確,還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庫存,安全庫存是下一個月預測銷售數(shù)量的1/3。該公司對該類產品實行連續(xù)檢查的庫存管理,即每天對庫存進行檢查,一旦手中實際的存貨數(shù)量加上在途的產品數(shù)量等于下兩個月的銷售預測數(shù)量加上安全庫存時,就下訂單訂貨,訂貨數(shù)量為第三個月的預測數(shù)量。因其實際的銷售量可能大于或小于預測值,所以,每次訂貨的間隔時間也不相同。這樣進行管理后,這三種A類產品庫存的狀況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由此可見,對于貨值高的A類產品應采用連續(xù)檢查的庫存管理方法。對于B類產品的庫存管理,該公司采用周期性檢查策略。每個月檢查庫存并訂貨一次,目標是每月檢查時應有以后兩個月的銷售數(shù)量在庫里(其中一個月的用量視為安全庫存),另外在途中還有一個月的預測量。每月訂貨時,再根據當時剩余的實際庫存數(shù)量,決定需訂貨的數(shù)量。這樣就會使B類產品的庫存周轉率低于A類。對于C類產品,該公司采用了定量訂貨的方式。根據歷史銷售數(shù)據,得到產品的半年銷售量為該產品的最高庫存量,并將其兩個月的銷售量作為最低庫存。一旦庫存達到最低庫存時,就訂貨,將其補充到最高庫存量,這種方法,比前兩種更省時間,但庫存周轉率更低。該公司實行了產品庫存的ABC管理以后,雖然A類產品占用了最多的時間、精力進行管理,但得到了滿意的庫存周轉率。而B類和C類產品,雖然庫存的周轉率較慢,但相對于其很低的資金占用和很少的人力支出來說,這種管理也是個好方法。在對產品進行ABC分類以后,該公司又對其客戶按照購買量進行了分類。發(fā)現(xiàn)在69個客戶中,前5位的客戶購買量約占全部購買量的75%,將這5個客戶定為A類客戶;到第25位客戶時,其購買量已達到95%。因此,把6~25位的客戶歸為B類,其他的26~69位客戶歸為C類。對于A類客戶,實行供應商管理庫存,一直保持與他們密切的聯(lián)系,隨時掌握他們的庫存狀況;對于B類客戶,基本上可以用歷史購買記錄做出他們的需求預測作為訂貨的依據;而對于C類客戶有的是新客戶,有的一年也只購買一次,因此,只在每次訂貨數(shù)量上多加一些,或者用安全庫存進行調節(jié)。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庫存周轉率,同時也提高了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尤其是A類客戶對此非常滿意。

安科公司如何利用客戶的ABC分類管理提高庫存周轉率和客戶的服務水平?

答案: 安科公司對于A類客戶,實行供應商管理庫存,一直保持與他們密切的聯(lián)系,隨時掌握他們的庫存狀況;對于B類客戶,基本上可以用歷...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