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男性,16歲,初中二年級學生。
案例介紹:求助者小學三年級時,父母離異,他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其父后來再婚后又有了一個妹妹,他不喜歡繼母和妹妹,恨自己的爸爸,也很少和母親聯(lián)系。父親每周看他一兩次,對他管教很嚴,只知逼他學習,卻很少和他溝通。因為學習不努力,成績較差。但他不以為然,認為學習好的同學品行都不好,而學習不好的同學心眼好。他不喜歡學習,覺得人活在世上用不著那么辛苦,還要上大學、考研,覺得輕輕松松活著挺好,順其自然,以后能考上職高,學門技術(shù)也可以活得很好。但面對老師、家長的批評,也感到精神緊張、忐忑不安,恍恍惚惚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經(jīng)常有報復父母的心理,覺得自己有這種想法非常可怕,簡直是沒有良心,但又控制不住,故來咨詢自己是否有心理問題。如有問題,要讓父親知道這是他逼出來的。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居住在爺爺奶奶家,老人疼愛孫子,生活上照顧得很周到,管教較少,對學習成績不太在意。父親管教方式粗暴,求助者性格外向,生活懶散,控制力較差。對求助者進行了WAIS—RC測驗,結(jié)果如下:
A.算術(shù)
B.詞匯
C.填圖
D.積木
求助者,女性,61歲,本科學歷,退休公務(wù)員。
案例介紹:求助者是公務(wù)員,因年齡原因正常退休。退休后經(jīng)常去旅游,參加各類聚會,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最近幾年不斷有老同學去世,每聽到這種消息就很難過。幾個月前自己最要好的一位朋友因病去世了,求助者非常痛苦,感嘆歲月的無情,覺得自己也是日落黃昏,沒用了,快完了。最近經(jīng)常覺得頭暈,感覺心慌,四肢發(fā)麻,多次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治療,但效果不明顯。近幾個月來不再外出旅游了,也不愿與人交往,聚會能推就推,經(jīng)常不想吃東西,晚上久久不能入睡,沒有做什么事但覺得很累。丈夫、兒子及朋友發(fā)現(xiàn)了她的問題,多次幫助她,但她覺得很無助,覺得沒什么希望,內(nèi)心苦惱。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的父母均在世,過去求助者給予了很多照顧,但現(xiàn)在頗有怨言。兒子有先天疾病,但生活能自理。求助者外向,從小爭強好勝,追求完美。丈夫反映近來求助者變得多愁善感,不愿意多做家務(wù),抱怨父母難伺候,經(jīng)常唉聲嘆氣。
根據(jù)案例請回答以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