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簡答題】某教師在教文言文《強項令》時,提了一個問題:“課文題目中的‘強項’是什么意思?”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注釋,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為了讓學生對比古今詞義的區(qū)別,教師又追問:“‘強項’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什么意思?”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問住了,課堂上出現(xiàn)了“冷場”的局面,教師接連問了幾個學生都沒有答出來。課后,教師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反思。第二天給另一個班上課時,該教師及時改變了提問策略。在學生找出“強項”在課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師請學生們思考:“請問你們都有什么強項?”一個學生答道:“我的強項是打乒乓球。”教師接著問:“那么,你所用的‘強項’是什么意思呢?”學生想了想說:“是‘長處’的意思?!庇谑?,教師再次請大家思考:“‘強項’在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義有什么差別?”學生們紛紛舉手并給出正確的答案。請運用有關教學理論對此材料進行分析評價。

答案: (1)材料中的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呈現(xiàn)了兩種不同效果的教學情境,這體現(xiàn)了啟發(fā)誘導、循序漸進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