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人:王某、男、漢族,某建筑公司職工; 被訴人:某建筑公司。 1998年4月,王某與某建筑公司簽訂了為期十年的勞動合同,在財務科工作,月工資1600元。從2000年3月開始,某建筑公司因經營困難沒有為職工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2002年5月,該公司按照最低繳納基數(shù)300元為申訴人補繳了養(yǎng)老保險費。2002年6月8日,王某提出書面申請,要求解除勞動合同,隨即便沒有再到單位上班。申訴人訴稱:按照《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第二十條的要求,某建筑公司拒絕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申訴人有權要求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企業(yè)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和補繳少繳的養(yǎng)老保險費。被訴人辯稱:申訴人申請辭職未經批準即行離職,屬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要求駁回申訴人的仲裁請求。 爭議焦點: 1、建筑公司未及時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是否構成《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第二十條規(guī)定的“單位拒絕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2、勞動者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如何履行“通知”單位的義務,要求辭職的申請能否視為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 3、這種情形之下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關于是否構成“拒絕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拒絕依法繳納”應以存在“拒絕”的客觀情況為條件,即經有關部門依法催繳單位仍不繳納的,方可視為“拒絕“。第二種觀點認為,單位應當明知在依法繳納養(yǎng)老保險方面的義務,只要沒有依法履行,就是拒絕依法繳納。 關于要求辭職的申請能否視為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也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通知”單位是勞動合同解除的程序,勞動者負有此法定義務,應以書面形式告知單位;辭職申請只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不能視為“通知”。第二種觀點認為,辭職作為一種通常做法,包含了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可以視為“通知”。 關于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也是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關于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勞動法》第二十八條、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和《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均未規(guī)定未及時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故單位不應支付;一種觀點認為,養(yǎng)老保險費屬于勞動報酬的組成部分,未及時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構成“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依據《勞動法》第三十二條和省政府《山東省實施勞動合同制度辦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生勞動爭議時應遵循怎樣的處理程序?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合法原則
B.公正原則
C.調解原則
D.及時處理原則
E.武力解決原則
A.勞動合同的期限
B.勞動報酬
C.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D.試用期
最新試題
全球范圍內出現(xiàn)的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使社會保障制度面臨巨大的機遇。
50年代末,美國行為科學家麥格雷戈等提出了“()”的人性假設,并結合管理問題,概括為Y理論。
我國軍人的安置保障有()
個人儲蓄積累保障的構成是()
()并存將是相當長時間內我國農村保障制度的基本面貌。
安置保障的目的在于保障軍人退出現(xiàn)役后的工作穩(wěn)定。
社會保障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更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經濟問題,需要與其他政策或制度相協(xié)調,需要等到各方面的支持,才能不斷地調整完善。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福利事業(yè)在多個反面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中包括()
長期的高福利政策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團阻撓和社會福利的剛性、政府擁有信息的不充分性等,使發(fā)達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能夠順利進行。
互助保險是一定范圍的社會成員自愿參加,營利性的一種補充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