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對下面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牙將”即牙門將,負責在防御工事“牙門”里統(tǒng)領(lǐng)士兵指揮作戰(zhàn)的將領(lǐng),后來演變成類似于主將帳下的偏將、副將的職位。
B.“遷”,意思是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提升,但有時候也表示降職遠調(diào),如《岳陽樓記》中的“遷客騷人”和《琵琶行》中的“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C.“節(jié)度使”,唐代設(shè)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jié)而得名,節(jié)度使集軍、民、財三政于一身,威權(quán)甚重,最終釀成安史之亂。
D.“河朔”,地區(qū)名,古代泛指黃河以北地區(qū),“朔”在古代又可以表示時間概念,朔日是農(nóng)歷每個月的初一,而晦日是農(nóng)歷每個月的三十。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對下列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關(guān),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意義,秦漢乃至隋朝,多指函谷關(guān),如“先破秦入關(guān)者”中的“關(guān)”就是指此關(guān)。
B.服闕,指守喪期滿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三年之喪滿稱之為服闕。
C.有司,指有具體職務(wù)、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古代設(shè)官分職,各有專司。
D.母憂,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親憂傷,就是不孝。

2.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項文化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古人上班叫“點卯”,點卯的“卯”是古代計時中的“卯時”,按照地支的順序,相當于現(xiàn)在上午7點到9點。
B.農(nóng)歷清明前的四個節(jié)氣依次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一季又常用孟、仲、季來稱呼,如仲春時節(jié),山花爛漫。
C.2015年是農(nóng)歷乙未年,按傳統(tǒng)說法是屬羊人的本命年;據(jù)此推算,2003年是農(nóng)歷辛已年,是屬蛇人的本命年。
D.古人把從黃昏到第二天拂曉分為五更。其中“三更”大致相當于地支紀時法的丑時,也就是前天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

3.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項文學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侯拜見天子,以及各諸侯國之間相互交往時的禮儀,包括朝、聘、盟、會、遇、覲、問、視、誓、同、錫命等一系列禮儀制度。
B.在堂上舉行的禮節(jié)活動以南向為尊?;实叟c群臣聚會,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作“南面”,稱臣叫作“北面”。
C.古代祭祀常用的是豬牛羊,這些被稱為三牲。少牢是指豬和牛,太牢是指豬和羊,后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三牲也是夏、商、周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
D.嘉禮是古代禮儀中內(nèi)容最豐富的部分,其主要內(nèi)容有婚禮、冠禮、射禮、饗禮、宴禮、賀慶禮等。

4.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項文學內(nèi)容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對一個人的稱謂有許多方式。稱杜甫為杜工部,稱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稱陸游為陸放翁,分別是以謚號、官職、號來稱呼的。
B.“卑己尊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人在稱別人的父親時,謙辭有令父、令尊等;稱自己的母親時,敬辭有家母、家慈等。
C.“冠禮”與“笄禮”,都是古代嘉禮的一種。古代男子20歲生日時舉行“笄禮”,女子15歲時舉行“冠禮”,以表示成年,這時才能取“字”。
D.古人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都想象為一種動物形象,叫作四象。東方七宿如巨龍,稱蒼龍;北方七宿似蛇、龜,稱玄武;西方七宿猶猛虎,稱白虎;南方七宿像朱雀,稱朱雀。

5.單項選擇題下列文學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qū)。古人敘地理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江左即江東。
B.三代:指曾祖、祖父、父親三代,古人參加科舉考試須如實填報三代履歷。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飯。多形容清貧者對長輩的供養(yǎng),如成語“菽水承歡”。
D.趨庭:《論語》中有孔鯉“趨而過庭”的記載,后世將子承父教稱為“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