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職業(yè)地位:社會分層的指示器——上海社會結構與社會分層研究
調查方法和樣本:
研究總體是具有上海戶籍的、年齡在35-60歲的上海職工(包括部分郊區(qū)農民)。由于根據研究框架設計的問卷涉及到許多個人隱私,如家庭財產、經濟收入、重大生活事件、家庭出身或家庭成分等,因此抽樣是采用判斷抽樣法,即要求訪問員在自己的熟人范圍內選擇調查對象??紤]到樣本的代表性,訪問員在選擇調查對象時要按照年齡、性別、職業(yè)等要求,按配額抽樣方法選擇樣本。計劃樣本400個,有效樣本391個,調查時間是1999年1月。根據調查結果,樣本的基本情況如下:男性占59.3%,女性占40.7%;平均年齡為25-46歲。大多數調查對象的(95%)的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上。本人平均月收入為1030元,家庭平均月收入約2074元;家庭平均財產(包括不動產)為23-29萬(據《1999上海年鑒》),1998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005元,2000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188元(據《文匯報》)。雖然樣本的本人月收入較接近總體狀況;但某些指標如性別、職業(yè)等與總體有較大差別。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本調查的目的在于檢驗以“職業(yè)地位”作為社會分層標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理論假設的內在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