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早在2012年,因為一個課堂上“徒手劈磚”的視頻,四川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年輕教師魏驍勇一夜走紅。這次,“劈磚教授”魏驍勇又出招,5月23日下午,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qū)的教室里,魏教授又放飛起了小型無人機。
原來,他搞了個升級版基于人臉識別的上課點名——無人機點名+巡堂。除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參與度,也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學會發(fā)現和解決新問題。之前的每堂課上,他都會錄下學生的聽課視頻,并運用面部識別系統,分析學生們的聽講程度——專注還是走神、思考還是打盹,全都無所遁形。魏驍勇的新發(fā)明,被學生們稱為“看臉色神器”——即通過捕捉視頻中學生們的面部表情變化,可以分析上課效果到底好不好——魏驍勇稱呼它為“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行為分析模型”。這次,他把這技術做了無人機升級版。小型無人機可以在飛到教室的每個角落,近距離無死角抓取學生面部表情。無人機還可以加入語音功能,在課堂上巡航,提醒上課不專心的同學們“小心掛科”。
魏教授介紹,這次的無人機點名神器,技術上沒有實質的區(qū)別,只是更有趣,同時不能生搬之前的技術,會有很多新的問題讓學生來發(fā)現和解決。
從以物理原理解釋徒手劈磚技能,到“刷臉神器”打考勤,魏驍勇教授6年來,一直變著花樣地帶給課堂驚喜?!芭u教授”魏驍勇本著“先生活,后學習”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實踐為核心的講授方式,提高了學生動手意識和能力,也因此走紅網絡。
到目前為止,魏驍勇已有6項發(fā)明成功申請到國家專利。早在1998年的學生時代,魏驍勇在一次坐火車的旅途中,因車廂擁擠無法休息,抱著被子養(yǎng)神的他突然靈機一動:原來這樣抱著一團東西也能睡覺。返程后,魏驍勇便發(fā)明了多功能旅行組合安全氣囊,并申請到了國家專利。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從徒手劈磚到無人機人臉識別點名,魏驍勇教授運用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來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和趣味性,是真正的寓教于樂、學用相長。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