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當(dāng)被測壓差較小時,為使壓差計讀數(shù)較大,以減小測量中人為因素造成的相對誤差,也常采用傾斜式壓差計,其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試求若被測流體壓力p1=1.014*105Pa(絕壓),p2端通大氣,大氣壓為1.013*105Pa,管的傾斜角=10,指示液為酒精溶液,其密度0=810kg/m3,則讀數(shù)R′為多少cm?若將右管垂直放置,讀數(shù)又為多少cm?
如圖所示,三個容器A、B、C內(nèi)均裝有水,容器C敞口。密閉容器A、B間的液面高度差為z1=1m,容器B、C間的液面高度差為z2=2m,兩U形管下部液體均為水銀,其密度0=13600kg/m3,高度差分別為R=0.2m,H=0.1m,試求容器A、B上方壓力表讀數(shù)pA、pB的大小。
某精餾塔用于分離苯--甲苯混合液,泡點進料,進料量30kmol/h,進料中苯的摩爾分率為0.5,塔頂、塔底產(chǎn)品中含苯分別為0.95和0.10,采用回流比為最小回流比的1.5倍,操作條件下α=2.40,試求: (1)塔頂、塔底的產(chǎn)品量; (2)若塔頂設(shè)全凝器,各塔板可視為理論板,求離開第二塊板的蒸汽和液體組成。
在連續(xù)精餾塔中,精餾段操作線方程y=0.75x+0.2075,q線方程為y=-0.5x+1.5xF,求: (1)回流比R和餾出液組成xD; (2)進料的q值,并判斷進料狀態(tài); (3)當(dāng)進料組成為0.44時,精餾段與提餾段操作線交點處xq值為多少?
某連續(xù)精餾塔進料液中含易揮發(fā)組分55%(mol%,下同),與此相平衡的汽相組成為75%,要求塔頂產(chǎn)品含易揮發(fā)組分95%,飽和液體進料。求: (1)最小回流比; (2)若加料板上液體組成與進料組成相同,回流比為1.5時,求進料板上一板流下的液體組成。
用板式塔在常壓下分離苯---甲苯溶液,塔頂采用全凝器,塔釜用間接蒸汽加熱,平均相對揮發(fā)度為2.47,進料量為150kmol/h,組成為0.4(mol%)的飽和蒸汽,回流比為4,塔頂餾出液中苯的回收率為0.97,塔釜中甲苯的回收率為0.95,求: (1)塔頂餾出液及釜液的組成; (2)精餾段與提餾段操作線方程; (3)回流比與最小回流比的比值; (4)全回流操作時,塔頂?shù)谝粔K板的汽相莫弗里板效率為0.6,全凝器液相組成為0.98,求由塔板第二塊的汽相組成。
每小時分離乙醇-水混合液2360kg的常壓連續(xù)精餾塔,塔頂采用全凝器,進料組成xF=0.2?,F(xiàn)測得餾出液組成xD=0.8,釜液組成xW=0.05,精餾段某一塊板上的汽相組成為0.6,由其上一板流下的液相組成為0.5(以上均為摩爾分率)。 試求: 1.塔頂餾出液量及釜液排出量; 2.回流比。
在連續(xù)精餾塔中,精餾段操作線方程y=0.75x + 0.2075,q線方程為 y =-0.5x + 1.5xF,求: (1)回流比R和餾出液組成xD; (2)進料的q值,并判斷進料狀態(tài); (3)當(dāng)進料組成為0.44時,精餾段與提餾段操作線交點處xq值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