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宏公司總部會議室,趙總經理正認真聽取關于上年度公司績效考核執(zhí)行情況的匯報,其中有兩項決策讓他左右為難。一是經過年度考核成績排序,成績排在最后的幾名卻是在公司干活最多的人。這些人是否按照原先的考核方案降職和降薪,下一階段考核方案如何調整才能更加有效?另一個是人力資源部提出上一套人力資源管理軟件來提高統(tǒng)計工作效率的建議,但一套軟件能否真正起到支持績效提高的效果?天宏公司成立僅四年,為了更好地進行各級人員的評價和激勵,天宏公司在引入市場化的用人機制的同時,建立了一套績效管理制度。對于這套方案,用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話說是,細化傳統(tǒng)的德、能、勤、績幾項指標,同時突出工作業(yè)績的一套考核辦法。其設計的重點是將德、能、勤、績幾個方面內容細化成10項指標,并把每個指標都量化出5個等級,同時定性描述等級定義,考核時只需將被考核人實際行為與描述相對應,就可按照對應成績累計相加得出考核成績。同時,為了使考評公正,避免討價還價現象產生,天宏公司要求各部門認真執(zhí)行統(tǒng)一的考評體系。如汽車司機和行政人員都強調交流能力指標并且權重相同。但考核中卻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原先工作比較出色和積極的職工考核成績卻常常排在多數人后面,一些工作業(yè)績并不出色的人和錯誤很少的人卻都排在前面。還有就是一些管理干部對考核結果大排隊的方法不理解和有抵觸心理。但是綜合各方面情況,目前的績效考核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部門都能夠很好地完成,惟一需要確定的是對于考核排序在最后的人員如何落實處罰措施,另外對于這些人降職和降薪無疑會傷害一批像他們一樣認真工作的人,但是不落實卻容易破壞考核制度的嚴肅性和連續(xù)性。另一個問題是,在本次考核中,統(tǒng)計成績工具比較原始,考核成績統(tǒng)計工作量太大,人力資源部就三個人,卻要統(tǒng)計總部200多人的考核成績,平均每個人有14份表格,統(tǒng)計,計算,平均,排序發(fā)布,最后還要和這些人分別談話,在整個考核的一個半月中,人力資源部幾乎都在做這個事情,其他事情都耽擱了。趙總經理決定親自請車輛設備部、財務部和工程部的負責人到辦公室深入了解一些實際情況。車輛設備部李經理,財務部王經理,來到了總經理辦公室,當總經理簡要地說明了原因之后,車輛設備部李經理首先快人快語回答道:我認為本次考核方案需要盡快調整,因為它不能真實反映我們的實際工作,例如我們車輛設備部主要負責公司電力機車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總共只有20個人,卻管理著公司總共近60臺電力機車,為了確保它們安全無故障地行駛在600公里的鐵路線上,我們主要工作就是按計劃到基層各個點上檢查和抽查設備維護的情況。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能有一次違規(guī)和失誤,因為任何一次失誤都是致命的,也是造成重大損失的,但是在考核業(yè)績中有允許出現“工作業(yè)績差的情況”,因此我們的考核就是合格和不合格之說,不存在分數等級多少。財務部王經理緊接著說道:對于我們財務部門,工作基本上都是按照規(guī)范和標準來完成的,平常填報表和記賬等都要求萬無一失,這些如何體現出創(chuàng)新的最好一級標準?如果我們沒有這項內容,評估我們是按照最高成績打分還是按照最低成績打分?還有一個問題,我認為應該重視,在本次考核中我們沿用了傳統(tǒng)的民主評議的方式,我對部門內部人員評估沒有意見,但是實際上讓其他人員打分是否恰當?因為我們財務工作經常得罪人,讓被得罪的人評估我們財務,這樣公正么?聽完大家的各種反饋,趙總想:難道公司的績效管理體系本身設計得就有問題?問題到底在哪里?總經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在天宏公司考評指標體系內,德、能、勤、績主要是指()。A.考評結構
B.考評要素
C.考評標度
D.考評標志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組織越是非常規(guī)化,越適合靈活柔性管理。
企業(yè)再造最重要的是流程設計。
事項識別是通過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企業(yè)存在的問題,繼而深入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
由于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頻繁變化,管理者可以通過組織之間的合作減少組織對環(huán)境的過度依賴。
工作再設計的結果就是使組織以新的形式各異的工作集合體凝聚員工,實現增效。
利益相關者評價法,綜合考慮了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所采用的不同的績效標準,總結出能反映組織中持有相互沖突的管理價值觀的人們對效果評價標準的各自不同的側重。
擴大縱向的工作負荷可以彌合工作中“執(zhí)行”和“控制”之間的鴻溝,增強員工的工作自主性。
流程再造的對象既包括業(yè)務流程,也涉及具體的組織。
外部環(huán)境即對組織管理目標有間接影響的因素,如政府、顧客和競爭對手等。
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著眼點并不在于現在應該做什么,而是在于未來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