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教育與科學方法(片段)
陶行知
今天所要講的是“教育與科學方法”,就是科學方法在教育上的應用。人生到處都遇見困難.到處都充滿了問題:有的是天然界給我們出題目,有的是社會上給我們出題目,有的是空氣、光線、花草給我們出題目。既然題目有這么多,我們應付這些問題的方法也分好幾種。有的人見古人怎樣解決.我們也怎樣解決。這種解決是不對的,是沒進步的。因為古時現象不是與今日現象一樣.所以以古就今的辦法往往是錯的。有的人依照外國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日本怎樣辦教育,我們也怎樣辦教育;德國怎樣辦,我們也怎樣辦;美國怎樣辦,我們也怎樣辦。這種解決也是不對。因為人家發(fā)明之后.未必公開,或不愿公開。從不愿公開到公開,已經若干時間,再從公開到中國,我們剛以為新,不知人家早已為舊了。還有的人是閉門空想,自以為得意了不得,其實僅自空想也是沒用的。因四面八方的問題.不給他磨練也是不行的。此外還有一種人,也不依古,也不依外,是以不了了之。像以上種種方法.都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能解決我們的問題的.惟有科學的方法。
什么是科學方法呢?科學方法是有步驟的,是有線索的。第一步要覺得有困難。如牛頓看見蘋果落地,別人不知看了幾千百次,都沒覺得有困難,惟有牛頓覺得有困難.所以他發(fā)現地球的引力。教育方法也是如此。有的人上課看不出有什么問題,學風之壞也不注意,所以就不會有問題。第二步得要曉得困難的所在,就是要找出困難之點來。如一個人坐在那里發(fā)脾汗是覺得有困難了。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困難,這就跳到第三步,從此想出種種方法來解決。有的將畫符放在辮子里,有的請巫婆,有的到廟里燒香禱告,有的請醫(yī)生,有的吃金雞納霜。有了這些法子然后再去選擇,這就到了第四步。如:以為老太婆的法子好,就去試一試;不能解決之后,再用其他法子,最后惟有吃金雞納霜漸漸地好了。但此刻還不能驟下“金雞納霜能治脾汗”的斷語,因為焉知不是吃飯時吃了別的東西吃好的呢?所以必須實驗一番。這就到第五步了。如在同一情形之下,無論中外、男女、老幼吃了都是靈的,那么,金雞納霜能治脾汗就不會錯的。

試評析作者對“我們應付這些問題的方法也分好幾種”中的幾種應付方法。

答案: 我們應付問題的方法有四種。一是以古就今的解決方法。這種方法往往是錯的,因為古時的現象與今日現象不相同,以古的方法應對今的...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人生感悟
人類為什么稱自己為人.而不稱自己為動物。是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把自己定義為區(qū)別于低等生物的高等智慧生物。我們能夠大半生直立行走.能夠說成千上萬種語言.能夠操縱各種各樣精密的機器設備,改造自然成為我們眼里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我們儼然成了這個世界上無與爭鋒的主宰。我們不單有需求,有欲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理想,有追求,能夠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遠大的理想抱負.追求真正有意義的人生。然而,在人類頗為自得地認為自己偉大時.卻不知道自己可能比那些在他們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還要可悲可嘆。
雖然螞蟻總沿著一條路線爬來爬去??磥韺崬楸孔荆辽偎鼈冞€有著把食物搬回洞穴的明確目標,可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卻整天毫無方向地漂泊游蕩,空洞的雙眼望著腳下,不知未來的路在何方.每天的生活追求都停留在吃喝玩樂、聲色犬馬上,忘乎所以,等到醒來時,卻發(fā)現別人已經站在勝利的終點,并開始向下一個目標奔跑……也許,人生本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因為成長,所以成熟,因為成熟,所以醒悟。
思考人生,特別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去思考怎樣才能度過有意義的一生,對我們來說.很有可能成為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每當產房響起嬰兒美妙的啼哭聲,一個新生命便開始根植于這個絢爛的世界:當我們感覺到累了,生命又會回歸到最初的形式,化作泥土.開始孕育下一次的輪回。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都只是一瞬間,但是生命的過程卻是漫長的。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不斷付出的過程.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就算即將與這個世界告別。臉上也能帶著滿足的笑.能夠毫不夸張地用“不枉此生”作為我們人生的真實寫照。

請概括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答案: 此篇“人生感悟”是作者對“思考人生,特別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去思考怎樣才能度過有意義的一生”的高度肯定。只有不斷地“思考人生...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人生感悟
人類為什么稱自己為人.而不稱自己為動物。是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把自己定義為區(qū)別于低等生物的高等智慧生物。我們能夠大半生直立行走.能夠說成千上萬種語言.能夠操縱各種各樣精密的機器設備,改造自然成為我們眼里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我們儼然成了這個世界上無與爭鋒的主宰。我們不單有需求,有欲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理想,有追求,能夠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遠大的理想抱負.追求真正有意義的人生。然而,在人類頗為自得地認為自己偉大時.卻不知道自己可能比那些在他們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還要可悲可嘆。
雖然螞蟻總沿著一條路線爬來爬去??磥韺崬楸孔荆辽偎鼈冞€有著把食物搬回洞穴的明確目標,可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卻整天毫無方向地漂泊游蕩,空洞的雙眼望著腳下,不知未來的路在何方.每天的生活追求都停留在吃喝玩樂、聲色犬馬上,忘乎所以,等到醒來時,卻發(fā)現別人已經站在勝利的終點,并開始向下一個目標奔跑……也許,人生本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因為成長,所以成熟,因為成熟,所以醒悟。
思考人生,特別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去思考怎樣才能度過有意義的一生,對我們來說.很有可能成為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每當產房響起嬰兒美妙的啼哭聲,一個新生命便開始根植于這個絢爛的世界:當我們感覺到累了,生命又會回歸到最初的形式,化作泥土.開始孕育下一次的輪回。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都只是一瞬間,但是生命的過程卻是漫長的。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不是一味地索取。而是不斷付出的過程.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就算即將與這個世界告別。臉上也能帶著滿足的笑.能夠毫不夸張地用“不枉此生”作為我們人生的真實寫照。

結合文段,分析作者說:“在人類頗為自得地認為自己偉大時,卻不知道自己可能比那些在他們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還要可悲可嘆”是什么意思?

答案: 人類眼中微不足道的生物有著滿足生存需要的明確目標,而我們人類的大多數卻沒有人生目標,如同行尸走肉。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