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都是知識分子逐步向西方學習的產物
B、都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
C、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和實行民主政治
D、都在中國具有廣泛的社會群眾基礎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C、擴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
D、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A、兩大階級的斗爭目標趨向一致
B、都始終將自由作為奮斗目標
C、經歷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轉變
D、世紀之交出現了反侵略的高潮
一種名為“人造自來血”的補藥曾在近代中國流行。圖1和圖2分別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報》上的廣告。這兩則廣告的變化折射出()
①革命黨人把廣告當作發(fā)動武昌起義的宣傳工具
②民國成立后商人積極投身中國政治變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時局巨變及時調整營銷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為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趨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2年4月,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說:“近五年來,中國人漸漸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這點覺悟,一方面是學問進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學問進步的結果。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先進的中國人為了改進這些不足,所進行的努力有()
①洋務運動②戊戌變法運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運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純屬缺乏歷史依據的文學夸張
B、反映了近代中國人的救國探索
C、都加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D、四者的斗爭對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最新試題
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政權的組織形式也被稱為是美國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這一政權()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guī)定實行總統(tǒng)制,賦予總統(tǒng)很大權利;其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對總統(tǒng)權力做出嚴格限制,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當時()
老舍名劇《茶館》中的小人物李三有這么一段牢騷滿腹的對話:“哼,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后,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城,改良?我還是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了呢!”這段文字表明當時()
學者馬勇的新著《1911年中國大革命》這樣論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代化的起點”對于辛亥革命下列評價不正確的是()
1906年2月,清政府擬定了一項決議:凡派去日本留學的,只限于那些擅長中文并精通儒家經典的學生。對該決議的理解,正確的是()
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中說到:“辛亥革命時期的人文思潮……雖然有對人的價值的發(fā)現,但它的靈魂不是對個人理性的高揚,而是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緊密結合在一起。”這一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1787年美國憲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兩部文獻都()①頒布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②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③是該國首部資產階級憲法;④有反封建的進步意義;
《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其實質意義是()
清軍工程第八營二排長陶啟勝查鋪至第五棚時,驚見該棚正目(班長)金兆龍荷槍實彈,欲奪其槍。金見事敗,疾呼曰:‘眾同志再不動手更待何時!’中一會員程定國持槍開擊,陶帶傷逃死于家。于是人聲沸騰,槍彈如雨?!币陨蟽热莘从车臍v史事件是()
近代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