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改造主義教育的倡導者和代表人物是()。

A.布魯納
B.杜威
C.巴格萊
D.布拉梅爾德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蘇聯(lián)第一本 系統(tǒng)闡述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并對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教育學著作是:()。

A.克魯普斯卡婭的《國民教育和民主主義》
B.凱洛夫的《教育學》
C.馬卡連柯的《教育詩篇》
D.贊科夫的《教學與發(fā)展》

2.單項選擇題20世紀上半期美國教育地方分權制中實施和管理教育的責任屬于()。

A.州教育委員會
B.學區(qū)教育委員會
C.學校董事會
D.各級各類學校

3.單項選擇題1918年美國《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則》建議設置()為美國中學的標準模式。

A.文實中學
B.綜合中學
C.高級中學
D.初級中學

4.單項選擇題美國“八年研究”的思想基礎是基于()。

A.進步教育
B.改造主義教育
C.要素主義教育
D.結構主義教育

5.單項選擇題1983年美國頒布的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的教育改革綱領性文件是()。

A.《國家在危機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B.《美國2000:教育戰(zhàn)略》
C.《不然一個孩子掉隊》
D.《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

最新試題

下列關于《史密斯-休斯法》與《阿斯蒂埃法》的不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20世紀50—6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特征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關于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的鐘擺現(xiàn)象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德國20世紀下半葉的《總綱計劃》《漢堡協(xié)定》和“德國統(tǒng)一以來的教育改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通過設立圖書館、博物館、公民館等和利用學校的設施以及其他適當?shù)姆椒?,來實現(xiàn)教育目的,體現(xiàn)了《教育基本法》對()方面的規(guī)定。

題型:單項選擇題

()的出臺,標志著日本教育從此前的“寬松教育”向“扎實學力教育”的轉向,代表了未來日本基礎教育的整體走向。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83年,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調查委員會提出《國家處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這個報告也是美國戰(zhàn)后第三次課程改革的開端,但該運動也引起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不包括()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50—60年代,日本出現(xiàn)了“應試教育”占統(tǒng)治地位,人們抱怨學校是“考試地獄”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進行了一系列“寬松教育”的改革。以下不屬于“寬松教育”改革特點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為了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并解決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1931年蘇聯(lián)通過了《關于小學和中學的決定》。它成為20世紀30年代蘇聯(lián)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國民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對于這個文件評價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關于俄羅斯聯(lián)邦教育管理體制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