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歐洲在()以后進入了文明發(fā)展的高速期。

A、1300年
B、1400年
C、1500年
D、1600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5.單項選擇題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后,市民同封建領主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其主要目標是()

A.保衛(wèi)城市
B.謀求生存
C.爭取自治權
D.支持國君

8.單項選擇題《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應安分守法”,否則,要依法給予嚴厲制裁;法典還特別強調奴隸必須聽命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許有任何反抗。這些規(guī)定說明()

A.法典注重調解民事糾紛
B.法典保護私有財產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適用于羅馬帝國境內各族人
D.法典為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服務

9.單項選擇題14世紀中葉以后,隨著西歐農村眾多地區(qū)勞役量的固定化,越來越多的農奴通過繳納一定的貨幣而擺脫了領主的人身束縛。這一現(xiàn)象()

A.加速了莊園的衰落瓦解
B.產生了早期的資產階級
C.促進了手工工場的集中
D.提升了領主的政治權利

10.單項選擇題在中世紀西歐,封君很少能夠真正收回土地,因為多層分封的關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間彼此關系錯綜關聯(lián),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則容易形成戰(zhàn)爭關系。這說明()

A.國王在名義上擁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權力
B.王權受到封建領主的挑戰(zhàn)必將走向衰落
C.中世紀的西歐難以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
D.王權必須依靠教權才能掌握世俗統(tǒng)治權

最新試題

某校高一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查閱了以下內容:封君與封臣、領主與農奴、城市的興起、早期的大學。據(jù)此推斷,他們學習的主題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僅1100~1300年間,英國新增城市達到140座,德意志則更多。”這些“城市”可能()

題型:單項選擇題

歐洲中世紀后期在教會神學的籠罩下產生了大學的世俗教育。出現(xiàn)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雅斯貝爾斯認為古希臘英雄最終悲劇結尾的原因是:只有蠻力,沒有理想。

題型:判斷題

西歐莊園內的一切生產都是為了供應領主消費和依附農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莊園不能生產的如鹽、鐵等,才從行商手中購取。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16世紀,伊凡四世把全國劃分為特轄區(qū)和普通區(qū)。工商業(yè)發(fā)達的城市、中南部富庶地區(qū)以及軍事戰(zhàn)略要地,由國君直轄。特轄區(qū)的土地被分封給小貴族,他們組成“特轄軍團”,成為國君與大貴族斗爭的得力工具。伊凡四世的改革()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古代希臘,英雄主義既被人們所崇拜,同時又為諸多現(xiàn)實主義因素所影響和制約。

題型:判斷題

伊凡四世繼位前后,俄羅斯各地封建王公仍世襲領地,割據(jù)勢力依然強大;國家官僚機構不完善,難以有效控制地方;各地民眾反抗風潮漸興。材料反映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他在位期間通過多次對外戰(zhàn)爭,使拜占庭帝國成為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這里的“他”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中世紀西歐,封君很少能夠真正收回土地,因為多層分封的關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間彼此關系錯綜關聯(lián),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則容易形成戰(zhàn)爭關系。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