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啟蒙思想家把歐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長的黑夜,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xiàn)實的黑暗。
——摘自人教版《世界近代現(xiàn)代史》上冊
材料二
孟德斯鳩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權力,正在于他剝奪別人的生命。”“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
材料三
伏爾泰對英國政治制度這樣描述:“一個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國王,有無限的權力做好事,卻無力為非作歹,當了一個自由、強盛、擅長經(jīng)商,又很開明的國家的首領。一邊是貴族重臣,一邊是城市代表,與國君共分立法之權。”
盧梭提出人民應當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約,創(chuàng)立民主共和國,堅持“主權在民”的原則,國家最高權力屬于人民。
材料四
現(xiàn)在我們知道,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chǎn)階級理想化的王國;永恒的正義在資產(chǎn)階級的司法體系中得到體現(xiàn);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chǎn)階級的平等。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論》
回答: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談談你對“美國人中國觀”的認識。
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方人文精神產(chǎn)生的條件。
概括東西方啟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張是什么?
上述材料提供的思想主張對促進法國社會變革起了什么作用?
閱讀材料一,指出1784年以前美國人可能通過哪些渠道了解中國?!爸袊屎筇枴眮砣A后,中國社會的哪些現(xiàn)象可能“令第一批美國商人產(chǎn)生一種失望感?!保?/p>
根據(jù)材料一,概括盧梭人民主權思想的主要內容。
材料二體現(xiàn)了什么思想? 有何進步意義?
在“自由”這個問題上,材料二與材料一、三各側重什么?
歸納材料一所體現(xiàn)的思想,并指出這一思想的歷史影響。
據(jù)清華大學侯旭東教授研究,“中國專制說”在歐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國觀,這種觀點在近代傳入中國,短時間之內便被廣泛傳播。請結合時代背景,簡析“中國專制說”在近代中國廣泛傳播的原因。